工作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工作动态 > 文化交流
华清宫阙承唐韵 俑立千年今犹在——长安与唐人街“相聚长安 侨见未来”2025夏令营第五天
发布时间:2025-07-15     作者:   来源:陕西省侨联文化交流部   点击量:40   分享到:
字号:

7月14日,长安与唐人街“相聚长安 侨见未来”2025夏令营的营员们走进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于盛唐的温泉水雾与先秦的黄土兵阵间,触摸中华文明跳动的双生脉搏。

151752551437621214.png

亭台楼阁觅盛唐,实景剧场感风云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因为华清宫,白居易写出了著名的《长恨歌》,杜牧写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

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30公里处的临潼境内,坐落于唐华清宫故址之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华清宫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年前,骊山温泉就已被原始先民们开发利用,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史前文明。

151752551499694849.png

上午9时左右,营员们走进华清宫。恢宏大气的仿唐迎宾仪式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和唐宫文化的独特魅力,身临其境地感悟华清宫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华清宫、九龙湖、莲华汤、五间厅旧址和芙蓉湖等景点,沉浸式感受华清宫的盛唐文化内涵,体悟大唐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自信。

151752551520364836.png

“我是第一次来西安,对这里充满好奇。”来自加拿大华裔营员门天佑说:“漫步在华清宫的小径上,体验一步一景,我深深地陶醉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眼前浮现一幕幕都是唐王朝皇家的生活写照。这里不论是园林精巧的布局,还是温泉池修建的精湛工艺,都在彰显着盛唐的鼎盛繁荣。让人流连忘返,心怀敬仰。”

“一声枪响,改写中国命运!”上午11:20分,营员们还观看了《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话剧,⼀个小时的剧情里浓缩了西安事变最全面的史实资料。

151752551563100927.png

“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话剧,让我联想到之前在伦敦看过的那些演出,它的呈现方式特别唯美,道具与布景的转换流畅得不可思议,演员们的整体表演也无可挑剔。”来自英国中英文化教育交流协会营员陈伊依(Christina Vautier)说,《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话剧互动式的开场方式,让同学们瞬间穿越,成为队伍的一员。这种体验真的很美好,会向所有人安利这场演出。

151752551591295226.png

骊山脚下,温泉水暖依旧,流淌过六千年的光阴,浸润着从史前文明、盛唐风华到民族危亡的每一寸记忆。今日华清宫,早已超越了皇家园林的亭台楼阁与山水画卷,它是一本摊开的立体史书,镌刻着霓裳羽衣与荔枝飞骑的盛世华章。

泥土课堂 “复活”微型兵俑

午后陶坊,非遗传承人韩咪咪指尖翻飞,一捧灰褐陶泥渐显人形。“秦俑千人千面,奥秘尽在眉弓弧度与唇角锋芒。”她以竹刀轻挑泥坯,一尊小巧而神似的陶俑雏形渐显。

151752551614755961.png

韩咪咪向同学们介绍了兵马俑制作的整个流程,包括泥条盘筑法塑形、模塑结合组装、阴干焙烧、彩绘等步骤。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同学们进入实践环节,工作室为师生们准备了小小兵马俑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工作室的老师们不时对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陶土在年轻的手中不断重塑、成型。当形态各异的作品被小心捧起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创造的自豪。初时的生涩很快被专注取代,案上散落着搓好的泥条与小巧的竹刀。工作室的老师们穿梭其间,轻声指点:“泥条相接处要用力捻实,才不会开裂”,“眉弓要这样微微隆起,才显英气”。空气里弥漫着湿润泥土特有的微腥气息,混合着专注的呼吸声。

“体验感拉满,没想到能亲手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兵马俑’,真的是太棒了。”哥斯达黎加中哥文化教育中心学校的冯昊成(Cristian Feng wu)说,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秦土,仿佛触到了两千年秦风的脉搏,这样的纪念品,远胜世间万千。

151752551633209971.png

时间在泥土的揉捏与塑形中悄然流逝。当韩咪咪提醒课程临近尾声,许多营员仍意犹未尽,指尖流连于未竟的泥塑之上。他们凝视着自己手中那尊尚显粗糙却独一无二的“兵俑”,仿佛在方寸陶土之上,捏塑着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无声的文化对话。

俑立千年今犹在 对话两千年前大秦雄风

巍巍秦岭作屏,幽幽骊山为障。骊山高大的封土之下,沉睡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统一海内、雄才大略,更是因“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等记载而充满传奇色彩。

当日下午,营员们前往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启了探寻大秦帝国历史文化之旅,感受“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独特魅力。

151752551655945783.png

甫入一号坑,巨大的拱形天穹下,六千陶甲森然列阵,磅礴气势如惊涛般扑面而来。营员们屏息凝立,目光掠过如浪涛般层层推进的军阵,瞬间被那军容整肃、撼人心魄的场面所攫取。“快看!军阵两侧的兵俑果然是背对中心!”孩子们兴奋地低语。

151752551674255288.png

移步至二号坑,营员们根据此前的指导,仔细地辨认不同级别、不同兵种的俑,个个不亦乐乎。将军俑、跪射俑、骑兵俑千人千面,姿势各异力量十足。营员们聆听着背后的故事,感受着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非凡气势。

“成千上万张面孔,竟然没有一张是重复的!”哥斯达黎加中哥文化教育中心的洪灏源(Hary)参观完兵马俑后惊叹道,“这不仅让我感受到秦帝国的雄浑气象,更触摸到了中华文明深处那份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永恒匠心。回去后,我定会向更多朋友推介西安,让大家也来感受这座城市的新活力!”

151752551690649016.png

一日行程,跨越千年。温泉水暖,兵阵铿锵,长安的遗韵与新章,已然在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心灵中,播下了理解、认同与连接的种子,并在未来旅途中,持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