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中华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亲情中华 > 活动新闻
文化交流基地:石峁遗址
发布时间:2023-06-06     作者:   来源:文化交流部   点击量:2707   分享到:
字号: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 毛乌素沙漠南缘,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 塬梁峁之上。2011-2012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对遗址展开区域系统考古调查,确认了由“黄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的石砌城垣,气势恢宏,构筑精良,为国内同时期遗址所罕见。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属于中国北方地区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据初步研究,石峁城址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同时期最大的石筑城址。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之一 ,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

1.jpg

黄城台:黄城台是当地老百姓对一处砌石台地的称呼,位于内城偏西的中心部位,四面包砌护坡石墙,底大顶小呈金字 塔状,台顶面积8万余平方米。黄城台为大型宫殿及高等级建筑基址的核心分布区,台顶有成组分布的建筑 基址,东北侧仍然可见十多级的堑山砌筑的护坡石墙层叠包裹,局部墙体有众多石雕装饰,错落有致,坚固雄厚,巍峨壮观。

内城:内城将“黄城台”包围其中,形状大致呈东北一西南向的椭圆形。城墙大部分处于山脊之上,为高出地面的石 砌城墙,长度5700余米,宽约2.5米,一般高出地表1米左右。还发现有城门、马面、角台等城防设施。

外城:外城系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石墙构成的环套城区,面积逾190万平方米,绝外城系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石墙构成的环套城区,面积逾190万平方米,绝大部分墙体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墙,长度约4200米,宽度亦为2.5米左右,保存最好处高出现今地表1米余。城墙上还发现有城门、马面、角台等城防设施。

石峁文化范围:从地理单元来看,石峁文化范围分布区域东抵太行山西、南到子午岭北、向西包括南流黄河北段西侧支流的大部分流域、北至大青山南麓,东北到达岱海地区、东南可抵近太原盆地南部。

壁画:在黄城台与外城东门发现了大量成层、成片分布的壁画残块。石峁壁画在制作工艺及绘制技法上均与汉代及其以后的壁画相似,暗示着中国早期壁画的基本制作工艺及绘制技法早在石峁时期已经基本确立。石峁壁画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出土数量最多的早期壁画,是研究中国壁画发展史、早期壁画的艺术特征和制作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

2.jpg

纤木:在遗址的墙体中发现有大量孔洞,其中一些孔洞内仍可见朽木遗存。从分布规律来看,原木多见于较高的墙体内,这些原木的放置当与高大城墙的修建有关,有着预防墙体坍塌的作用,或为《营造法式》记载的“纤木”。

骨器:在石峁黄城台遗址进行发掘时,出土了大量骨器,有骨针、骨笛、骨锥、骨戒等骨饰品,这些制作精美的骨器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手工技术。这也是陕北地区第一次发现4000多年前龙山时期的骨器作坊遗存。

3.jpg

石雕:黄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处累计出土了70余件石雕。这些石雕多数出土于南护墙墙体的倒塌弃置堆积内,有些还镶嵌在大台基南护墙墙面上,绝大多数为雕刻于石块一面的单面雕刻,以减地浮雕为主,少部分为阴刻。雕刻内容大致可分为符号、人面、动物、神面、神兽等。

4.jpg

石器:石峁遗址出土的石器达万余件,包括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以细石器居多,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镞、石钻等;磨制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锛、石凿等。这些石器质地优良、技艺精湛,显示石峁先民高超的石器加工水平,在当时的生活中肩负着刀耕火种、宴饮庖厨、杀伐征战的重要角色。

5.jpg

玉器:石峁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主要埋藏在大型土坑墓、祭坛或祭祀坑、城墙墙体及夯土层内,这些玉器种类繁 多,主要有玉刀、铲、斧、钺、牙璋、璜、璧、璇玑、人头雕像等,其中以玉兵礼器为多。

6.jpg

陶器:灰陶占绝对多数,夹砂陶较多,泥质陶次之,另外还有红陶片。陶器饰纹以篮纹和绳纹居多,还有少量细方格纹。器型多为空心三足器,可辨认的有鬲、翠、豆、孟、罐、三足瓮等。从黄城台遗址发现的大量陶片里,拼 合出了20余个陶鹰,最大的尺寸在90-100厘米。

 

7.jpg

考古工作表明,石峁遗址系公元前两千年前后中国所见规模最大的城址,被誉为本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史前考古发现之一。石峁城址正处于中国早期文明形成关键阶段,她的发现对进一步理解东亚及东北亚地区早期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种种迹象表明,石峁城址的社会功能不同于一般史前聚落,已经跨入了早期城市形成时期邦国都邑的行列之中,对于重新描绘公元前2300年前华夏沃土上“万邦林立”的社会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石峁遗址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