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Edelweiss》纯净的旋律与中文《雪花》深情的咏叹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礼堂上空完美融合,63位海内外营员的声音汇聚成一条温暖流淌的河。
7月18日晚,“相聚长安 侨见未来”2025夏令营在西安圆满落幕。十天前,来自爱尔兰、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的40位华裔青少年与近30位国内营员在此开启文化探索之旅;十天后,他们带着共同的记忆、深厚的友谊与对中华文化更深的理解,在此挥手告别,相约未来。
仪式现场,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带大家重温了十天旅程的欢笑与感动。营员们曾在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阵列前屏息凝神,感受“秦王扫六合”的雄浑气魄;漫步于华清宫亭台楼阁间,遥想盛唐风华;更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市井繁华,让历史从书本跃入现实。
依依惜别之际,深情嘱托为营员们照亮前路。陕西省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王耀祖在致辞中表示:“十天的旅程,华裔青少年们敏锐观察、深刻思考,积极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国内营员们热情的互动、生动的讲解,帮助海外伙伴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风采。”结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希望,华裔青少年们把在陕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回去,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友好的促进者。也期待国内青少年们放眼看世界,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
“西安太好了,我不想回去!历史与活力远超我的想象!”澳大利亚领队黄玲华在发言中感慨道,“这次我们在西安耳闻目睹了太多太多,去奥体中心观看了十米跳台,参观了中欧班列、秦始皇兵马俑,游览了华清宫,观看了华县皮影等各种手工制作,不甚枚举。更珍贵的是看到孩子们在交流中打破隔阂,用真诚架起友谊的桥梁,回到居住国后,我会和亲朋好友分享这段美好的旅程。”黄玲华的心声道出了许多营员的共同感受。
“非常荣幸能为此次意义非凡的夏令营提供服务。”陕西省侨联青委会常委、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海外联络部李齐溦表示,“衷心希望华裔青年通过此次旅程,深刻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源远流长的历史内涵,让更多海外人士真正了解并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增进各国与中国的友谊贡献力量。”
来自加拿大的营员常家祥与西安铁一中的冯清妍共同作为营员代表发言。常家祥用略显生涩却真挚的中文说道:“兵马俑让我震撼,西安的美食让我回味,但最难忘的,是第一次一起学唱中国歌的时候,尽管一开始我们的团队合作不是很顺畅,但我们一起努力练习和欢笑的时刻仍然令人难忘。”
冯清妍紧接着分享了参观现代西安的震撼:“参观西安两所学校时,学校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方式,以及学校完善的教育基础设施,让我们感到震撼。这些无不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现代中国体育文化以及教育文化的高度发展。”这些见闻刷新了海外营员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认知,展现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时代风貌。
仪式中最富纪念意义的互赠礼物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首个高潮。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西澳陕西联合会、中哥文化交流中心代表依次上台,与陕西省侨联、《华商报》社、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等主办、承办单位互赠纪念品。一件件精心准备的礼物跨越山海,传递着海外侨团与祖(籍)国故土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象征着友好合作之桥的持续巩固,承载着对中华文化共同传承与发扬的深切期许。
随后的才艺汇演,成为结营仪式最绚烂的华章。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班级的营员们,以超越语言的艺术形式展开心灵对话。夏令营“汉小扬”三班的中英西语朗诵舞蹈《世界赠予我的》,九位少年用三种语言编织诗意,尽展开放包容的胸怀;夏令营“秦小锐”二班全体创排的话剧《白雪公主》赋予经典全新生命,幽默桥段中巧妙融汇东西方文化,碰撞出奇妙火花;美国Jason Tan与黄笔硕用唢呐奏响《挂红灯》,传统民乐的激昂魅力令全场动容;哥斯达黎加营员张伊诺的古筝独奏《茉莉芬芳》,优雅韵味如清泉流淌,绵长悠远;夏令营“周小礼”一班全体营员的《回乡偶书》《静夜思》中英文朗诵,十六位不同国籍少年齐诵千年乡愁;夏令营四班“唐小唤”中英双语大合唱:《See you again》悠扬的歌声瞬间浸满了整个会场。
压轴登场的是凝聚全场之力的《同唱一首歌》。当《Edelweiss》的宁静旋律与中文《雪花》的纯净童声交织响起,63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手挽手齐声歌唱。这一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图景具象呈现,天涯化为咫尺。
歌声渐歇,情谊长存。十天的“长安相聚”,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文化寻根,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青春约定。这场夏令营,不仅让海外华裔青少年触摸到了长安城的千年文脉,更让世界看见了一个开放、现代、充满活力的中国。不仅架起了海外侨团与故土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了“天下华人一家亲”的深刻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