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工作动态 > 今日时政
深化六个改革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更大步伐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量:109   分享到:
字号:

4月17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净增1307.02亿元,突破1.3万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2.37亿元;土地出让收入1115亿元,完成“保回迁”投资1040.54亿元,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攀升。

今年,西安以“深化六个改革”为牵引,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力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防范变量,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更大步伐。

综合施策,稳定经济增长。西安将用好目标牵引和任务管理体系,打好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组合拳,提升组织经济工作能力,强化穿透式调度,确保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

抢抓机遇,激发需求潜能。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全年计划投资5500亿元以上,保持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出台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安排工业和科技领域投资1400亿元以上。认真落实“两重”政策,围绕8方面17项重点任务谋划项目785个、总投资3420.21亿元。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出台重点产业发展及招商指南、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招引落地500个亿元以上项目,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00家。打好提振消费硬仗,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

创新驱动,培育发展动能。全面抓好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扎实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开工建设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分子医学转化中心主体封顶,建成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组建10个创新联合体和15个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44个产业片区开发性实施规划编制和土地整备,推动7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六大支柱产业规模过万亿元。

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国资国企、财权事权改革,开展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市场竞争、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改革,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成果,打好外贸拓展硬仗,推动中欧班列“枢纽对枢纽”多点升级,提升通道商贸物流集成能力,深度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加快建设中欧班列经济圈。创建国家级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布局建设海外仓,助力企业“出海”。

规划引领,推动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守“三区三线”要求,重构详细规划编制管理模式,实现单元详细规划全覆盖和一张图动态管控。深层次推进规划土地融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水平,唤醒沉睡的、调整错配的、盘活低效的闲置资产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39.2万亩“五类用地”分类管理和盘活利用,用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政策。

体系推进,提升城市能级。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地铁15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加快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报批。实施81条道路微改造,打通8条断头路,完成幸福路北延伸、雁塔路立交改造工程。重塑城市道路和街区空间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一体化改革,集中整治卫生死角、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5类乱象。

传承文脉,增强文化软实力。建立大遗址保护和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水平。推进小雁塔世界遗产保护片区综合改造和展示能力提升,建成碑林博物馆新馆。开行中国—中亚人文旅游班列,建设市内免税店,深化“文商旅体娱”融合发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夯实基础,守牢发展底线。打好问题整改硬仗,牢记“国之大者”,全面完成秦岭山水工程建设和核心区搬迁复绿,统筹推进秦岭文化展示中心、大熊猫繁育科研基地建设和野生动物园功能提升;强力推进大气、土壤、水污染源头治理,有序实施燃煤电厂关停和替代。办好10方面30件为民实事,完成“保回迁”安置项目148个以上,回迁群众6.4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