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30日至12月2日,陕西省第九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将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在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之际,陕西侨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迎接陕西省第九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陕西省侨联官网、微信公众号将同步展播各市(区)侨联五年工作回眸,展现全省侨联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同心筑梦的精神风貌。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桥梁纽带,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侨联工作。五年来,渭南市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渭南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侨联的精心指导下,全面履行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等职能,为渭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渭南市侨联被中国侨联表彰为“全国侨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3年,渭南市侨联荣获人社部、中国侨联“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名同志被中国侨联表彰为“全国侨联系统先进个人”。
培根铸魂,思想引领增进新共识
五年来,渭南市侨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市侨联落地生根。
强化侨界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全市侨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利用渭南红色资源,组织侨界群众学习党史和侨务工作史。
开设微信公众号,宣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侨务政策和渭南发展新动态,引导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党的侨界群众基础。积极选树侨界典型,选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哲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侨联“十一代会”代表马雅春为侨界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先进事迹,进一步凝聚侨心侨智,持续加强侨界思想引领,夯实共同思想基础。
汇聚侨力,服务发展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渭南市侨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发挥优势,最大限度地鼓励、促进海外侨胞、归侨侨眷投身融入到渭南发展大局中来。主动出击“走出去”,积极发挥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外出对接、拜会活动累计10余次。
多方邀请“请进来”,邀请海内外侨商侨企300余人多批次在渭南参观考察交流。借助丝博会对外影响力、聚集力的平台作用,组织30余家涉侨企业侨商代表参加“丝博会”渭南市专场推介会和集中签约仪式。
优化服务“留下来”,积极招引侨商落户渭南,促成陕西侨岭润岳生物明胶生产项目落户大荔县,马克医疗心脏瓣膜3D打印项目落户高新区,总投资超过3亿元。
经渭南市侨联牵线搭桥,日本亚洲教育医疗振兴会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临渭区在北京接受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文旅康养基地项目”授牌;为涉侨企业纾困排忧解难,协助企业解决运营资金900余万元。深入涉侨企业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各县(市、区)侨商数量、分布、行业领域、生产经营需求等情况,更好地服务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侨智,参政议政做出新贡献
积极建言献策,五年来,渭南市侨联多措并举、发好侨声,充分发挥参政议政重要作用。紧紧围绕渭南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侨胞和归侨侨眷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促进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资政,积极收集侨界的社情民意并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侨智侨力。
履行普法责任,加强侨法宣传,依法护侨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渭南市侨联深入包联社区、包联村,组织开展“法治迎新春 平安过大年”“12·4”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等,突出宪法、民法典和侨法的学习宣传,营造依法护侨的社会氛围。实行侨界群众来信来访首问负责制,联系渭南知名律师,为依法维护侨益奠定基础。
打造侨务调解员队伍,组织侨务调解员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举办的在线调解实务工作培训课10余次,参训调解员学习文章被中国侨联摘编采用2篇。
发挥法律服务站作用,邀请“渭南市归侨侨眷法律服务工作站”专业律师走访渭南侨资企业,宣传涉侨法律法规,开展法律咨询,协调解决涉侨企业项目建设等实际困难。
广泛联系,联络联谊拓展新局面
五年来,渭南市侨联积极拓展、内外并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强联络联谊,积极扩大侨联朋友圈,联络联谊范围不断扩大。
密切联系群众,每年开展新春“送温暖献爱心”系列慰问活动,深入各县(市、区)走访慰问归侨侨眷家庭、侨界重点人士,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和新春祝福。
积极联系涉侨企业和侨界委员,建立完善《渭南市侨联干部联系委员制度》《渭南市侨联干部联系涉侨企业制度》,进一步密切与涉侨企业、委员的联系,助力涉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委员履职意识,推进深化“三个年”活动贯彻落实。
拓展海外联络联谊,持续加强与法国、日本、罗马尼亚陕西商会以及澳大利亚陕西总会等侨界社团的联系,邀请澳大利亚陕西同乡会会长、德国商会会长等侨团侨领座谈,走访其在华投资企业,深入拓展联络联谊合作交流。
深入联络重点侨领,加强与侨界重点人士的联络联系,每年看望慰问渭南籍重点华人华侨及家属,聘任欧洲科学院院士等知名人士为“海外顾问”,聘任海外知名媒体人担任“国际传播使者”等荣誉职务,鼓励他们为推动渭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传播等发挥优势、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爱公益,善行义举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渭南市侨联强化宗旨、发挥优势,积极争取侨界捐赠,侨爱心公益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韩城籍澳洲华侨向象山中学捐赠25万元,特别设立了“芝兰教育专项基金”,定向用于困境学生资助、基础设施建设、优秀教师奖励,提升女性教育等。
实施学海行舟公益基金“科教振兴·同心助学”项目,向各县(市、区)部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捐赠价值573.1万元教育教学设备及学习资源,投入渭南教育事业发展。
彰显侨界作为,在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工作中,争取捐款13.5万元、物资25套(件),支持西安疫情防控和商洛、大荔洪涝灾害灾区灾后重建,展示了侨界担当和侨界力量。
先后两次向渭南市红十字会申请救援物资45套,发放到包联村困难群众及特教学校儿童手中。组织侨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到包联社区和包联村开展义诊活动2次。每年积极组织开展“9·5慈善捐赠”,所得善款用于包联村乡村振兴教育扶助项目。
加强交流,文化传承弘扬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渭南市侨联着力加强侨界文化交流,讲好渭南故事,传播渭南好声音,努力提高渭南在海内外知名度。
组织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两批次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7家海外华文媒体、18名媒体人以及3位涉侨中央媒体记者来渭南开展“追梦中华•探访母亲河”“追梦中华·华夏寻根”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实地感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新作为,在海外华文媒体刊发系列介绍渭南的报道文章共1000余篇,进一步提升渭南在海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开展“讲好黄河故事”征文活动,与渭南市政协开展弘扬中华文化“讲黄河故事”活动,共同编辑出版《黄河文化寻源故事征文集》书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陕西营走进渭南活动,近年组织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11个国家的共16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来渭学习参观,加强与海外侨社侨团、中文学校的合作,聚集涵养海外侨界新生力量。
做好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申报工作,积极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项目,仓颉庙被确定为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做好中国人民大学“思源计划”第十期社会实践活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思源计划”师生来大荔中学开展为期8天的支教、实践、调研活动,在人大全新的教学理念与先进教学方式的帮助下,助力渭南教育教学进一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维护侨益,为侨服务再上新台阶
五年来,渭南市侨联切实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促进多方联动,有效解决侨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积极加强“侨胞之家”建设,推动为侨服务,为侨界群众订阅杂志、开展普法宣传,接待来信来访,建立关爱帮扶长效机制,阵地建设获得验收通过,为侨服务有了活动场所。
渭南脊柱康复医院(全市归侨侨眷脊柱康复中心)成立医疗志愿服务队,热心服务侨胞,困难归侨侨眷享受医疗优惠或部分减免政策,被中国侨联命名为“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
争取省侨联困侨帮扶资金1万元,协调落实残疾补贴,组织“四级五家”帮助困侨解决忧愁事。发放归侨侨眷创业补助资金4.5万元,侨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履职尽责,社会服务展现新作为
渭南市侨联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包村帮扶、创文创卫工作成效显著。选派干部参与包联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近年共投入资金3万元、协调资金20万元投入集体经济发展和管理,开展消费帮扶投入资金5000元;协调华州区移民局解决加固小围堤修缮项目,争取25万元实施泥结石生产路建设项目。
争取捐赠项目,落实发放困境儿童救助项目2000元,为包联村争取价值4.4万元“爱心早餐”,为华州区群众实施白内障免费手术20余例。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协调解决包联小区老旧改造工作,对包联路段存在的问题集中整治,广泛开展志愿活动,2022年4月,渭南市侨联被渭南市委文明委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
渭南市侨联将牢牢把握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时时不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为侨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渭南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开创侨联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